降价频频引发“房闹” 中国楼市进入“恐高”期
作者:未知 来源:国际金融报 更新时间:2014年04月08日 【字体:大 中 小】
面对高房价这只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中央三令五申控制非理性的房价上涨,但调控举措效果总不佳。房价目前仍然在高位运行,价格调整本是正常不过的事,但是房子这种商品太特殊,因此逢降必闹,大降大闹,小降小闹,算是楼市“奇观”之一。当下,对于开发商,在定价这个问题上,最好还是悠着点儿。
今年以来,一些地方出现砍伤殴打医生的“医闹”事件,同时,另一些地方出现此起彼伏的“房闹”,从杭州到常州再到泰州,一些楼盘开发商因降价而跑路,前期业主跑出来维权“讨说法”,开发商的售楼部甚至被冲砸,伴随着房价的波动,“房闹”有日益蔓延之势。
最近的一次房闹事件,是常州九龙仓的年华里,房价从6300元/平方米降至4800元/平方米,降价引来上百名老业主维权。3月17日上午,九龙仓年华里较早前的业主拉横幅、砸售楼处维权事件在网上传开,多名业主发帖声讨:“买房前后不到一个星期,损失至少十几万,都是血汗钱,让我们怎么可能接受得了!”
房地产之于中国老百姓,早已不只是居住功能,而兼具金融和投资属性,两代人省吃俭用的储蓄一次性地用在了房子上,刚性上涨是惯性,容不得房价下跌的“闪失”。同样是投资,买股票亏了,没处可喊冤,但买房子亏了,却可以去“闹”,这也是政府长期为房地产“背书”,形成只许涨不许跌的强烈预期后,房地产业对政府的变相绑架。市场被这种惯性和潜规则挟裹着,只能涨不能跌,最终怕要涨到天上去?
过去说“房地产风险是个鬼”——谁都没见过,那现在“房闹”、“鬼城”此起彼伏地出现,随处都能冒出“活见鬼”的事——刚刚发生的浙江奉化一个县级开发企业兴润置业资金链断裂事件,涉及19家债权银行24亿的信贷款资金,另有7亿多公众存款泥足深陷,近百人挟裹其间涉案。欠了一屁股债的开发商跑路,业主开始向政府要说法。湖北襄阳“中央公园”的200多名业主结队来政府门前,打起了“还我血汗钱”的横幅。在江苏省一些地方,也发生开发商因资金链断裂而“跑路”、扔下一堆烂尾楼,让政府来善后的事情。
“房闹”事件,或因销售回款不畅,经营管理不善,资金链断裂,开发商远遁他方引发。也有些地方政府引入的开发商资金实力脆弱,资金周转不畅,向拆迁户的承诺未兑现而诱发,至于深陷民间高利贷绞索的,那更是随时会溜之大吉。一些地方拆屋卖地,赶农民上楼、赶市民出城,“开发区”变成“开发商”,过度开发的恶果已经显现。
房地产是一国经济中最突出、最凶险而又最为色彩斑斓的泡沫,过度依赖房地产的经济模式、房地产绑架政府和银行体系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脆弱的模式。一些地方长期沉溺于“拆屋子卖地”的土地财政带来的简单化的大干快上的发展模式,巨量土地被收储、出让、抵押,有地到处“栽房子”,存量不断增加,风险不断迭加,依靠土地运作获取巨额城建资金的模式已触及天花板,而楼市风险与土地财政和地方债是三点一线的,房地产风险最终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地方债务风险。
最近重读《朱镕基讲话实录》,2002年底,朱镕基总理离任前关于经济工作有许多精僻的谈话,其中特别讲到房地产,他说一定要考虑可持续发展。如果拼命加大投资的强度和力度,拉动的后果是难以设想的,会背上很多包袱。“最后没有这么大的拉动力量,经济发展速度一掉下来,马上就会乱套……楼市经济是靠不住的,不能把这个风险都加在银行身上……房地产资金70%都是银行贷款,这里面风险很大。房地产业里面的弊端大得不得了,里面的门道可多了。”
房价经过持续多年的猛兽破栏式上涨,今年以来,无论是“房闹”还是银行大面积收缩房贷,都说明这个市场已经到了恐高阶段。从李嘉诚的“光盘行动”到老江湖的王石第一时间的提醒:“这是一个信号,小心了!”前不久,他再次发出“非常不妙”的警示信号,直到市场的“最后一个死多头”任志强不再“嘴硬”,都说明市场已处在一个特殊的敏感时期,如果仍沿用过去的财富效应来推测未来,就像用观察南极洲的天气来测算夏威夷的天气一样,难免会出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