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残酷小组赛 成都楼市进入最佳买房时期
作者:未知 来源:华西都市报 更新时间:2014年07月03日 【字体:大 中 小】
每天一睁眼,上千元的房贷压力就落在了小罗的肩膀上。但他依然觉得很值。刚刚购买了东大街的轻改善天誉·南庭的他,首批次以1万/㎡成交,而仅隔半月二批次开盘则迅速回升到1.3万/㎡左右。
“现在到底该不该买房”,上半年,成都楼市在降价、促销甚至跳水的声音中踉跄走过,更加剧了购房者观望情绪。而实际上,2014上半年,成都楼市在龙头房企的掌托下,整体成交在高位,消化了大量需求,部分开发商依然延续了过去的火热状态,同时,购房者低价入手,“捡漏”的几率反而增大,专业人士则认为,行情会继续保持在温吞水状态,而这样的状态,或许也正是买房的好时机。
促销季一场开发商的“积极自救”
“当前,开发商降价促销,为了加快完成全年业绩任务,也是为了在高偿债压力下加快资金回笼,”合富辉煌市场分析师黎文江认为:开发商采取主动而非被动的降价行为,是一种理性的“积极自救”。
继雅居乐铂雅苑和九龙仓御园直降5000元/平方米后,成都楼市又在酝酿新一轮的降价,进入5月,市场依然摇摆不定,包括首创、中海、龙湖、世茂、恒大、万科、雅颂居等在内的开发商纷纷举起价格武器。而新开盘的部分中小项目更是优惠不停,一些区域楼盘打出了瞬间拉低区域的房价预期。
降价潮蔓延到二级城市。5月中旬,乐山雁和·浪琴湾打出广告,“一口价3588元/平方米!”“3字头”一出,全城惊叹。同样的情况也在南充发生,开发商打着“谁先降价谁有利”的如意算盘以价换量。“
“如果市场面在接下来没有较大变化,房地产企业资金链将面临史无前例的压力,”朗润地产策略机构总经理白林说,成都市场甚至出现了需要集团公司支撑地方子公司的局面,大多数房企都在加速促销,努力给购房者制造性价比较高的市场印象”。
在这场“积极自救”的赛程中,银行信贷政策无疑起到最为核心的反作用,目前银行对于房地产的贷款仍然在紧缩。不过,面对市场现状,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近日对媒体说,现在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控制住了,其他城市稳中有降,如果这个趋势能保持住,那么整个房地产就会进入一个良性的健康轨道。
价格比拼残酷的小组赛
嘉联地产策略资源中心总监认为,“成都豪宅和别墅滞销严重,刚需产品仍在持续走量,甚至热销楼盘不时出现,未来可能出现一边涨价一边降价的情况,整个市场是这样,一个公司也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而整个上半年,市场呈现的局部特点也尤为显著,一些楼盘蓄客乏力,开盘节点无限延期,自然到访的客户基本“绝迹”,而一些楼盘则逆市爆发,包括保利、绿地一些预售项目,热销态势依然不减。
实效机构吴昊视成都楼市上半年表现为“残酷的小组赛”,当楼市减收,社会各行业的订单也会减少。在“需求减半”的环境下,房企的比拼十分残酷,吴昊认为,除开降价、促销,现市走量较好的开发商,功课更在平时。
“端午三天,保利地产十大项目在成都销售达5亿,包括狮子湖、林语系、康桥系等今年新推的产品都突破了预期成绩。”保利地产相关负责人谈道。而绿地468迄今为止,月销量也是同类竞品2-3个盘的总和。吴昊认为,一是在营销上不仅光“娱乐营销”,还要有足够的营销费,凶猛的渲染市场,保利几乎每天一场的公众文化活动、不减配的广告费用则保证了销量;二是如果企业产品非常稀缺,“日子就会好过些”,麓湖供货跟不上销售、保利超小别墅,100多平的联排产品热销,则归功于后者。
挤掉水分楼市进入最佳买房时期
“如果错过现在的购房时机,等市场稳定之后,新一轮的涨价热潮会让很多购房者后悔采取观望的态度,”白林说,“从长期持有来看,房产依然是货币保值、增值的手段,如果楼盘降到购房者的出价能力范围,可以大胆购买。”而吴昊说:“前几次的市场波动,只需要增加信心,并通过公众号向购房者喊话,没啥观望头,懂得购房自然下手。”
现在,众多降价、促销楼盘,是考验购房者“捡漏”的大好时机,稍微能读懂区域、配套、楼盘品质的购房者,这个时候通常能占“先手”,一位购房者告诉记者,他5月购买了东大街的轻改善天誉·南庭,首批次以1万成交,而仅隔半月二批次开盘则迅速回升到1万3左右。而大源板块的品质楼盘港企雅颂居也降到8000多元,“这几乎是大源的土地价格了,此时不买更待何时?”一位资深行业媒体人士谈道。
吴昊从数据上举例,成都郊县的起售价为5000元/㎡,按照政府土地指导价1500元/㎡计算,建安综合成本3000元/㎡,以及500元/㎡的各种其它成本,再低于这个价就属于偷工减料了,而绕城内的房价是7000元/㎡-8000元/㎡,土地平均成本也是2000元/㎡-3000元/㎡,算起来无价可降,三环内的房价土地成本是4000元/㎡-9000元/㎡,低的是“偷面积”,高的是增加装修。以此参照,买房无顾虑。
楼市经过这一年来的调整,原本存在的水分已经逐渐被挤了出去,越来越接近房地产原先的本质了,白林认为,其实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才是健康的,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挤一挤“水分”是为了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