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者哭诉:个人征信被查次数太多 按揭贷款遭拒
作者:未知 来源:中国证券报 更新时间:2017年10月11日 【字体:大 中 小】
一位准备申请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小伙伴,由于此前半年有多次在商业银行或者互联网金额机构申请个人消费贷款的征信被查记录,最后因疑似“首付贷”被银行拒贷。
这位小伙伴觉得自己很冤,因为这些消费贷款要么几天就还清,要么压根儿没有提取……
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了多位银行业内人士,回复:
房地产贷款是监管部门、商业银行控风险的重中之重。银行拒贷不是平白无故。
实际上,在此次国庆长假之前,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就强硬表态要严厉打击“首付贷”,严查挪用消费贷款资金,防范房地产泡沫风险。
肖远企强调:银行发展消费贷业务必须按规定规范运作,全面真实的评估消费者的偿还能力,不能为了业务而推高债务杠杆率,更不能助长房地产领域的泡沫。
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获悉,多监管部门已启动针对个人消费贷和经营贷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等乱象的排查和打击。广东等地建立个人消费贷款业务月度监测机制,要求各商业银行自2017年10月起报送个人消费贷款产品月度监测信息等。
3700亿元新增短贷异常
央行显示:
2017年1至8月,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已达1.28万亿元,累计同比多增7833亿元,增幅超过60%。而仅仅8月份,新增居民短期贷款就达2165亿元,环比增加1094亿元,占新增信贷的比重环比提升7个百分点至20%。
专家和券商分析人士指出,居民短期贷款主要是消费信贷,在消费信贷表现强劲之下,8月居民消费增速却呈现下降态势,“主要原因可能是部分居民消费贷款最终被用来购房”。
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
全国多个地区都有消费贷款异常增加现象,其中广东、福建、江苏、上海、四川、河北等6地区的月度新增个人消费贷款在5月份以来都出现明显攀升。按照其估算的3700亿元新增异常短期消费贷来看,九成新增异常贷款出现在上述6个地区。
罚单频出个别银行暂停批贷
广东、上海、浙江、江西等地银监部门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今年以来,部分地区和金融机构的个人消费贷款快速增长,其中个别金额较大、期限较长的消费贷款显然与日常消费属性不匹配,存在信贷资金被挪用进入房地产市场的风险。
对此,银监会方面要求全面排查各类风险隐患,针对房地产泡沫风险等开展专项排查,摸清底数,做到胸中有数。对于已经排查出的问题,银监部门也是丝毫不手软。银监会官网9月中下旬陆续公布的行政处罚中,由于个人贷款资金挪用被处罚的银行不在少数。
例如:
浙江银监局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杭州市分行作出罚款人民币65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对外披露的主要违法违规事实(案由)是“个人消费贷款资金挪用于购房”等;
海南银监局对海口农村商业银行接连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决定,对外披露的主要违法违规事实(案由)是“发放个人贷款后未采取有效方式对贷款资金使用进行跟踪检查和监管分析,对借款人违背合同约定的行为应发现而未发现”。
专家和券商分析人士预计,个人消费贷等业务的结构与增速,将是监管部门接下来的核查重点。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个别银行已停止个人消费贷的批贷。北京地区一城商行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消费贷这个业务我们对外是宣称还在做,但是基本都暂停批贷了,总行不给额度我们做不了。”该人士进一步表示,该行此前的个人信用贷产品一度可以授信到100万,但是监管部门相继下达严查消费贷款的要求后,总行立即收紧了各地分行的消费贷额度。
而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对存量和增量的个人消费贷、信用贷等进行再核查和调整:对已发放、未还清的贷款,要求补交消费证明材料(发票、发货单、转账凭证之类的),并进行贷后回访;对于再核查后发现疑点和问题的存量贷款,银行会立即进行收贷、罚息等。
居民部门加杠杆到何时
不少银行业内人士坦言,作为金融机构,要完全识别贷款人的真实意图或者完全掌控贷后资金的流向,几乎是不可能的。
“除非贷款客户直接从自己的贷款账户中将资金转账、刷卡到某个开发商的账户,否则作为银行来说,很难识别。客户只要把资金取现了,这条资金链基本就断了。更不用说现在有专门帮贷款客户腾挪资金的中介公司,他们太熟悉银行的流程,规避手法也很多。”
国庆期间,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江西、海南、陕西等地银行业人士发现,尽管监管政策层层加码,但是银行的消费贷业务仍旧不算冷清。其背后根源还是老百姓的需求太盛。
多地银行业内人士坦言:
个人消费贷、信用贷的额度一般也就是30万-50万元,这笔钱在北京、上海这类一线城市买房可以说是杯水车薪,但是在许多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就可以付一套甚至几套房子的首付。
居民部门短期贷款的快速增长正遭受多方警示。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近日称,这三年中国的居民部门加了20万亿的杠杆,居民部门的总负债已经达到42万亿,居民负债占居民收入的比重超过90%。
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二季度中国去杠杆进程报告》更是指出:
需警惕短期消费信贷或成变相房贷所产生的风险。由于消费贷款与按揭贷款的性质有所不同,其利率与风险也相应大于按揭贷款,目前不少消费信贷是通过向用户提供现金贷款的形式投放的,特别是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的无担保、无抵押的信用贷款,放大了未来可能的违约概率。由此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应引起监管当局的足够重视。
中信证券分析师章立聪指出:
9月以来,北京、江苏、深圳、广州等地监管部门先后发文要求严查消费贷,接下来消费贷将是整治重点,会导致房地产市场短期内流入资金减少,预计将产生约3400亿资金缺口。更重要的是,长期来看,居民部门杠杆继续增加的空间不大。我国居民部门杠杆在经历快速增长后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居民继续加杠杆的难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