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改持续推进 房企谋求三四线城市高周转
作者:未知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更新时间:2018年04月20日 【字体:大 中 小】
根据官方数据,我国2014年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为10%,2015年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为29.9%,2016年则提高至48.5%。目前官方尚未对外公布2017年全国棚户区货币化安置比例,但业界一般认为会超过50%,甚至有乐观估计会超过60%。
刚刚过去的3月份,楼市分化显著,一线城市房价下探,部分二三线城市房价仍然有所上涨。
中原地产指出,受板块轮动影响,一二线热点城市调控后,二三线城市库存去化正在加速。
而棚改及货币化安置去库存的威力,持续在部分二三线和三四线城市显现。根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未来三年棚改1500万套,虽比过去三年减少了300万套,但整体规模仍然较大。
大型房企也在二三线和三四线城市加速销售和存货周转,今年以来,恒大、碧桂园等在二三四线布局较多的房企均提出了加强高周转策略。
棚改加速去库存
2015年,国务院推出棚改三年计划,从2015年到2017年,要完成改造各类棚户区住房1800万套的任务,同时要求积极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在商品住房库存量大、市场房源充足的市县,进一步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达到去库存的目的。
数据显示,2015年~2017年,我国棚改规模处于稳步上升状态,全国新开工各类棚户区601万套、606万套和609万套,超额完成了2015年~2017年三年1800万套棚户区改造的任务。
几年来,棚户区改造一直是地方政府每年的重要议事日程之一,被广泛认为在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改善居民住房条件、拉动经济增长和盘活土地资源方面成效显著。
同时,棚户区改造也为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去库存提供了一条重要的路径,而货币化安置在这其中的作用不可小觑。
2015年初以来,中央鼓励地方政府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的比例,为棚改居民提供直接或间接的货币补贴、在市场上购买存量商品房住宅(货币化安置),而非建造新的安置住房(实物安置)。
随后,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在逐年提高。根据官方数据,我国2014年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为10%,2015年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为29.9%,2016年则提高至48.5%。目前官方尚未对外公布2017年全国棚户区货币化安置比例,但业界一般认为会超过50%,甚至有乐观估计会超过60%。
如民生证券发布的《棚改对地产销售和投资的量化分析》报告显示,全国棚改的货币化安置比例2017年有望达到60%。
瑞银集团经济学家汪涛指出,棚改货币化安置是房地产销售稳健增长的重要支撑。虽然棚改货币化安置并不能直接增加房地产新开工和建设规模,但其有助于加快三四线城市房地产销售、降低库存,进而提振市场情绪、支撑房价,最终支持整体房地产新开工和建设规模。
易居研究院数据显示,货币化安置支持的住宅商品房销售面积(消化库存)在2015年为1.5亿平方米、2016年为2.5亿平方米。2017年货币化安置对住宅销售的支撑作用更为明显,据多家机构判断,2017年棚改货币化安置带来的购买力已消化3亿平方米左右的商品房。
在一些去库存力度大的二线省会城市,棚改货币化安置的比例也较高。秦兵房产律师团执行合伙人徐斌指出,西安是棚改货币化安置的有力支持者。2016年西安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为40%,到2017年已经达到70%。2018年按照西安的计划,还要继续投资棚改及货币化安置。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在棚户区改造中,货币化安置发挥了重要作用,预计今年政府还将进一步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的比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启动新的三年棚改攻坚计划,从2018年到2020年,将再改造各类棚户区1500万套,2018年开工580万套。相比过去三年,棚改规模将有所降低,但仍属高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未提及货币化安置。
汪涛认为,今年货币化安置对房地产销售增速的贡献可能会明显消退。政府已将2018-2020年的棚改目标由2015-2017年的年均600万套降至年均500万套,再加上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的比例已相当高,进一步大幅提升的难度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