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龙头房企在严厉调控下实现逆市飘红深层原因
作者:吴若凡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更新时间:2019年03月29日 【字体:大 中 小】
每经记者 吴若凡 每经编辑 魏文艺
2018年,全国房地产销售额创下近15万亿元的新高;同时千亿房企扩大至30家,头部房企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截至3月27日,已有42家上市房企发布2018年年报,其中七成房企的利润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涌现出一批发展迅速、增长惊人的房企,如新城控股、中梁地产、阳光城、金茂等,均在这一年实现了业绩上的突飞猛进。
如新城控股近日公布的业绩显示,2018年实现2210.98亿元的合同销售额,完成了销售目标的122.83%,销售额同比增长74.82%,并首次跻身行业TOP10。
那么,在调控最密集的2018年,这些龙头房企靠什么实现了业绩上的巨大增长?
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特别聚焦新城控股,试图剖析其2018年销售额同比增长超七成、在TOP10房企中增速名列第一的深层原因。
聚焦1:如何研判市场大势
“现在的市场,光有勇气没用。对大势的预判,才决定企业之后的命运,企业首先要有清晰的大势预判。比如调控严厉的一二线城市,如果固守,一方面没有土地供应、一方面没有房价上涨,势必不可能从中获得业绩增长,结果只能靠卖项目艰难度日。”一位接近新城控股的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新城控股2018年的业绩增长,颇受益于战略判断。
截至2018年底,新城控股已进入国内98座城市,包括上海、天津、重庆、杭州、南京、苏州、青岛、西安、成都、宁波、长春、常州等,全国开发中或已完成项目为461个。
上述人士表示,新城在住宅方面贯彻“以上海为中枢,长三角为核心,向珠三角、环渤海及中西部地区扩张”战略布局。
其透露,新城是以全国化布局寻找机会性城市进入,比如综合考虑当地人口、消费市场满足等投资模型,看市场、人口、商业的业态,来判断是否进入,布局何种产品。比如三四线城市,新城是以当地商业中心为定位,很多商业综合体进驻之后,会带动很多合作品牌在当地的“首次进入”,带动当地的消费升级。
记者了解到,目前新城的商业,布局在省会城市和一线城市的有34座,布局在地级市的有44座。另外,新城在北海、钦州、汉中、延安、泰安等次级城市,也均有布局。
“比如安徽,很多地级市都是人口大市,山东也是,比如临沂有着一千多万人,经过市场调研部门和第三方机构的共同分析发现,这类城市的年龄、消费水平、男女比例、品牌喜好、消费层次等都有商业服务的空间,所以开展了拿地,并且后期的运营也是基于这些大数据的商业智慧化运营。”新城控股一位内部人士表示。
其告诉记者,在很多新进驻的城市,新城先做的都是综合体,这是很多开发商不具备的能力。而新城的商业综合体有大量配套住宅和少量可售商铺,这部分现金流可以平衡大商业的成本,好的项目能覆盖70%~80%的成本。]
聚焦2:如何实施战略
就目前新城控股的拓展模式而言,“以商业带动”依然比较明显。
上述内部人士表示,在新城内部,分住宅开发事业部和商业开发事业部,在对当地的区域市场土地、地方政府进行尽调后,通过商住协作,来尽量占据当地市场份额。
“具体来说,商业可以成为投资拓展的急先锋,熟悉当地市场,后续住宅团队再进驻,并开始深耕,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美誉度。”在其看来,通过商业的发展,来带动地块商业环境提升,也能有效提升住宅类物业的去化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