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大邑淘房网

  大邑淘房网 > 资讯中心 > 大邑时讯 > 浏览文章

大邑县西岭镇陈治江 每天巡山70公里,一巡就是11年

作者:俸奎 来源:成都日报 更新时间:2011年09月23日 【字体:

辖区200多公里的巡逻线,平均海拔1200米的地理条件,每天开车巡逻70公里,11年来陈治江把青春都奉献给了这座风景美丽的大山,奉献给了这个英雄的团队西岭执勤组。执勤巡逻、处理事故、为当地群众运送物品、守护上学孩子的平安……陈治江和执勤组的战友们每天都穿梭在雪山脚下的道路上,无论烈日当空还是风霜雨雪,当地群众和慕名前来的游客都能看见他们执勤时挺拔的身影。“我很平凡,这些都是该做的!”没有豪言壮语,无需鲜花与喝彩,把一生奉献给大山是他最大的心愿。

9月15日,记者驱车近2个半小时,来到了雪山脚下、两河口边的西岭执勤组,15日、16日两天时间里,记者跟随着陈治江走遍了辖区崎岖的山路,穿过了他熟悉的乡村小道,近距离感受了这位雪山下的守护者平凡的工作与生活。

路难行

山上飞下大石头

距离警车只有5米远

从大邑县城到陈治江工作的西岭工作组,路程45公里,家住县城的陈治江每次上班都需要驱车近1个小时。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西岭雪山别样风光,在特殊天气下蜿蜒崎岖的山路显得更加难行。8月底的那一场山洪让这条道路的某些路段被冲毁,如今行驶在这条山路上,记者还能看到路边堆积着那天从山上被冲下的大石头。

到达执勤组的驻地后,稍作停留,记者便跟随陈治江出门巡山。汽车在蜿蜒的山路上行进,开车的民警叶圣图非常小心。“夏天怕打雷下雨,冬天怕结冰下雪。”陈治江给记者讲起了他多年在山上工作的感受,一旦遇上这类极端天气,陈治江和同事便特别辛苦,冬天的大山里异常阴冷,为了让路面的结冰融化,陈治江和同事早上6点便已出门,“出去撒盐融冰,冬天太冷了!”遇上夏天下大雨,陈治江和同事便要在夜里开车巡山,“雨大了山里容易塌方,虽然雨天夜间巡逻很危险但是我们还是坚持上路!”陈治江告诉记者,2001年冬天,一天晚上下着大雨,正在值班的陈治江接到报警称花水湾发生一起事故。二话没说,陈治江开上警车就向山下飞奔而去,“当行驶到大双路38公里处时,1块大石头突然从山上飞了下来,当时我的车头距离石头落下处仅有5米,下山的道路瞬间被压断,车辆无法再通行。”回忆起当天的危险场面,陈治江仍有些后怕。

9月15日晚上8点,天空突然下起了小雨,值班的陈治江带着记者又上山开始了巡逻。由于下雨路面湿滑,原本只要1小时的夜巡竟然用了近2个小时,回到执勤组驻地时已经是深夜10点过了。

山难巡

早上6点过便出门

只为守护孩子的平安

“起床了!等会要出去护送学生。”9月16日早上6点,夜色还未褪去,沉浸在睡梦中的记者被陈治江叫醒了。

还没到7点,陈治江开车载着协警小张和记者再一次启程。天空仍然飘着小雨,陈治江开车时格外仔细,经过近30分钟的颠簸,汽车停在了离出江镇学校附近约1公里的路边。“山区的孩子上学路远,很多都需要搭乘面包车,每天早上我们都要来检查是否有超载情形发生,娃娃的安全是大事!”不一会,一辆白色的面包车向这边驶来,陈治江和小张拦下了面包车进行检查。“陈警官,上次被你教育后我就再也没超载过了!”司机杨师傅之前因为超载与陈治江打过交道,“我们山上的群众很多都认识陈警官,10几年了早上晚上都在山上巡逻保一方平安,不容易!”杨师傅的话让记者感触很深。早上6点出门,夜里10点才能回到驻地,山路崎岖颠簸、路险弯急,有些乡村小道更是难走,巡山一次开车都要用2个小时,中午巡逻太忙不能及时回去吃饭,就在车上吃点干粮……11年过去了,陈治江早已习惯于这种生活。

当天上午10点半,陈治江和出江镇学校约定要前去开展交通安全知识讲座。临出发前,陈治江仍在仔细地看着手中的讲稿,口中念念有词。

“同学们,放学走路的时候一定要紧贴路的右侧行走……”在讲台上,陈治江慢慢从紧张中释放进入了角色,1个小时后讲座在一片热闹的气氛中结束。“山里的孩子条件不如城里,能接受到的知识有限,很多孩子的父母也不太注重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每学期我们都会来给学生讲课。”看着陈治江在讲台上卖力地讲着,下面的孩子们认真地听着,记者突然有些感动,一个普通话并不标准的民警,站在他并不熟悉的讲台上,一讲就坚持了11年,在陈治江心里这是责任与工作,在其他人看来这是一份温暖与感动。

情难舍

和群众感情深了

就不愿意再离开了

执勤组驻地所在的西岭镇距离大邑县城比较遥远,当地居民很少前往县城。在雪山下执勤11年,陈治江和当地群众非常熟悉,小镇里买电器等大件物品不方便,谁家要购买电器,陈治江就主动担任了“代购员”的工作。

9月15日上午11点,陈治江带着记者去给西岭镇公立卫生院送医药器械。“卫生院没有专门运输器械的车,每次我就顺路帮忙运上来。”我们的车刚进卫生院的大门,便看见院长熊东树站在院内等候,“陈警官,谢谢!辛苦你了!”据熊东树介绍,他和陈治江已经认识11年了,第一次结识是在交通事故现场,“小陈话不多,人实在,一点架子没有,车祸的伤员送到卫生院救治他还会经常来看望他们!”多年过去了,两人早已成为了好朋友,卫生院需要帮忙,陈治江从不拒绝。

“山上的老乡都很淳朴,平时我出去执勤大家都打招呼,走到群众家里别人还留我吃饭。”点点滴滴的真情经过时间地累积慢慢汇聚,形成了一条联系陈治江和群众的感情纽带,11年雪山下的坚守,让陈治江和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执勤组驻地的条件比较艰苦,河边几间平房就是大家办公和生活的地方。“背山靠河,房间里太潮湿了!”在陈治江的宿舍里坐了一小会儿,记者感受到了一种刺骨的阴冷。“山上本来就比县城温度低,冬天一来更冷!”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已经坚守了11年的陈治江却从没有向组织上申请调回县城。“那么多年都已经习惯了山上的生活,和大家感情深了,不愿意再离开!”当地的群众,雪山上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让陈治江难以割舍。让他引以为豪的是,虽然工作地点偏远,平时难以照顾家人,但爱人和孩子却对陈治江非常理解。

心难平

和谭东共事5年

如今每天打扫他房间

2009年1月5日晚11时,对陈治江和每一个西岭执勤组的战友而言都是终身难以忘怀的悲痛时刻。执勤组战友,西岭雪山的好儿子,英雄谭东不幸离去,亲密战友的不幸离去成为陈治江心中永远的痛楚。

“我和老谭在执勤组共事了5年,其中有半年多时间我们还在一个组执勤,同吃同住,亲如手足!”回忆起往昔和谭东在一起的珍贵岁月,陈治江突然有些哽咽。“老谭值得我学习,比我工作做得好多了!”说起谭东,有些内向的陈治江话显得格外的多。谭东工作的认真负责,善于做群众工作的技巧,工作中处处都起表率作用……

如今,英雄谭东已经离我们而去,但西岭执勤组的同事们为了怀念这位亲爱的战友,特意保留了谭东生前宿舍的原貌。9月15日中午,趁着休息时间,陈治江走进谭东的宿舍,完成自己每天的“必修课”打扫谭东的房间。睹物思人,拿起当年战友使用的物品,擦着这张有些破旧的书桌,陈治江的表情有些凝重。

“虽然老谭走了,但是执勤组的战友们都觉得他并没有离开,大家有这样的榜样,工作一天都不会松懈!”其实陈治江为何不愿意离开条件艰苦的执勤组,除去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舍不得当地的群众外,永远在这里和战友谭东“并肩作战”也是他心中的愿望。见到这里熟悉的山水,看着执勤组简陋的楼房,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每一个细节都能让陈治江感受到那份熟悉和温暖,也带给他无穷的力量。

本报记者 俸奎 摄影 杨永赤

记者手记

敬一个礼 表达心中的敬意

2天的跟踪采访很快就结束了,虽然时间短暂,但陈治江平凡工作生活中的点滴仍然让我心中涌起一份感动。9月15日晚上,陈治江结束巡逻和战友们坐在简陋的休息室里,4个七尺汉子穿着厚厚的警服烤着电烤炉,围坐在一起聊着家长里短,这个温馨的画面深深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在这个寂静的大山下,看电视、聊天成为陈治江和战友最主要的娱乐方式。看着他们被电炉映红的笑脸,听着他们并不精彩的聊天,我的心里突然升起一股敬意。在这个特别的夜里,看着这4个我刚刚认识不到一天的普通民警,我突然明白了坚持的含义。他们平凡却很可爱,普通却让我难以忘怀。

当汽车缓缓驶离执勤组驻地,看着陈治江和他的战友渐渐变小的身影,我突然想抬手给这群可爱的人敬一个礼,表达我内心中最深的敬意!

楼 盘 价格(元/平) 区 位
邑都上城 3200 大邑大道
春江花苑 3300 温泉大道
中铁金山 3600 大邑大道
祥荣锦绣一方 3500 大邑大道
恒大山水城 7000 凤凰村
蓬莱尚岛 8000 安仁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