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线城市上半年土地账本 卖地收入创历史新高(2)
作者:未知 来源:中新经纬 更新时间:2018年07月14日 【字体:大 中 小】
部分城市以地款偿债
地方土地收入大涨背后原因很多,但在当前地方债防风险、地方融资渠道收紧的背景下,个别地方存在卖地还债的因素。
“地方政府收储了大量土地,只要卖几块地,到期的隐性债务就能还得上,所以有些地级市在通过卖地,来填堵债务窟窿。”北京一资管机构投资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该负责人7月初在中部某地级市“催收”——他们借贷给地方城投公司的贷款接近还款期限,正积极与地方城投、财政人士协商还款安排。经沟通后,他表示该地城投还款没有什么问题。
7月13日,财政部公布上半年财政收支数据,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10万亿元,同比增长10.6%,收入维持较快增长。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约2.7万亿元,同比增长43%。
无论是财政收入,还是土地收入,上半年形势都比较好。但今年以来地方融资平台发生了几起风险事件,让市场有些担忧情绪。
我国地方政府明面上的债务规模,基本已经置换成政府债券,这些债券能借新还旧,目前没有偿还本金的压力,加上对总量规模的限额管理,明面上的地方政府债务没有偿付风险。市场担心的是地方隐性债务,这部分债务规模总量不详,城投公司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形成的债务,跟地方财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随着融资政策的收紧,这些债务借新还旧、偿付压力在加大。
比如7月11日,有投资人向媒体爆料,涉及到贵州某地级市城投公司的棚改项目贷款出现逾期。7月12日,贷款管理公司向投资人发布公告,逾期尾款已经兑付成功。这起风险事件虽然只是虚晃一枪,但仍引起市场较广泛的关注。
“最近卖方和债券承销商组织去地方路演,地方财政、城投人士虽在积极推介,但市场仍有一定担忧。卖地确实起了很大作用。”近期去到一些热点地区调研的评级机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同时,地方债防风险也取得了一定成效。6月20日,审计署审计长胡泽君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国务院关于2017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时表示,2017年7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后,相关地区风险防范意识进一步增强,举债冲动得到有效遏制,违规举债问题明显减少,目前债务风险正得到有序有效防控。
棚改走向因城施策
上述评级机构负责人提醒,不少地方今年推地力度较大、地块位置较好、价格也合适,但是广大三四线城市未来房地产市场走势存在不确定性。当前积极推地,是否会带来新一轮库存积压有待观察。
“三四线城市这轮房价上涨,主要有两个因素造成,首先在于一二线城市的严控,把购房者推到了三四线;再者就是棚户区货币化安置,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地方房价。从去年初到现在,三四线城市房价普遍上涨了50%,地价也高起来,后续有一定风险。”分析师表示。
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三四线城市房价的持续上涨,引发各方探寻房价上涨的原因。
“今年以来的变化就是,棚改货币补偿没有原来那么提倡了,商业银行棚改贷款资金审核也比原来要严格。三四线城市这轮房价上涨,棚户区货币化安置是原因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原因。棚改项目的推进,这些棚改拆迁户本身有购房需求,加之近年来开发商在中小城市开发新楼盘不多,库存去化比较多,当前棚改面临的形势区别于前些年。”北京大学房地产法研究中心主任楼建波对记者表示。
从全国整体数据来看,2013-2016年全国棚改货币化安置率分别为7.9%、9.0%、29.9%、48.5%。住建部尚未公布2017年货币化安置比例,目前数据来看2016年是货币化安置的高峰,当时全国房地产去库存工作在积极推进中。
同时,各地棚改方式有地域特点。“我们的棚改项目需要征求老百姓(79.790,2.49,3.22%)的意见,选择实物安置还是货币化安置跟市场行情有关。房价上涨阶段,老百姓会选择实物安置;房地产形势不好的时候,老百姓会选择货币化安置。”一西部省会城市城投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7月13日,住建部发布会指出,要依法依规控制棚改成本,因地制宜地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有东部地级市城投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我们是由居民投票决定究竟是实物安置,还是货币化安置。由于政策的延续性,我们的棚改项目绝大部分都是实物安置。因为房价变动较大,当地居民更加认可实物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