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个城市正在缩小:有的人口在减少 面积在扩张
作者:未知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更新时间:2019年04月13日 【字体:大 中 小】
80个城市正在缩小:有的人口在减少面积在扩张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首提“收缩型城市”概念,明确提出: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转变惯性的增量规划思维。
事实上,一份由首都经贸大学学者吴康更新的数据显示,从2007~2016年,694个城市中,总计80个城市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占比11.5%。
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学良也表示,城市收缩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将成为城市发展的常态。
那么,何为收缩型城市?在我国有哪些典型代表?当一座城市不再长大,是否意味着摆在它面前的道路只有遗憾“谢幕”?
收缩型城市有哪些代表?
作为东北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城市,上世纪60年代,锦州以“大庆式新兴工业城市”闻名,创造了中国第一只晶体管、第一块石英玻璃、第一根锦纶丝、第一支人造塑料花、第一只电子真空开关管、第一台造纸精浆机、第一个电子轰击炉、第一台举高消防车和第一个汽车安全气袋……数十项第一。
而现在,提到锦州,许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直播界的“鼻祖”MC天佑……
作为城区人口接近100万的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100万),锦州的城区人口从2010年的94.17万人,降到2016年的83.9万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似乎不愿意再回到这座已稍显没落的工业城市。
而作为中国最早兴办近代工业的城市和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营口的人口规模也一直处于收缩态势,城区常住人口从2010年的90.41万人,降到2017年的77.06万人,短短8年间,减少了13.35万人……即便作为新兴的冶金石化装备制造工业基地,营口似乎都难以挽留住向往“外面世界”的人们。
事实上,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通过梳理相关数据发现,在辽宁省,除了葫芦岛、大连等少数几个城市人口仍处于增长态势外,丹东、铁岭、本溪、阜新、大石桥……很多中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的人口规模都在收缩。
而鞍山、抚顺等Ⅱ型大城市也处于急剧收缩状态。以鞍山为例,其城区人口数量8年间减少了15.65万人;甚至作为省会城市的沈阳,其人口近几年也在急剧收缩,与2013年的城区人口相比,2017年的城区人口数量减少了85.82万人……
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学良表示,根据其研究团队长期调查发现,中国有26.71%的地级/副省级行政单元发生收缩,且29.89%的收缩城市的市辖区出现了人口流失现象,集中分布于中国东北和长江经济带地区。
在长江经济带地区,110座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52座出现收缩,约占城市总量的47.27%;58座处于非收缩状态,约占52.73%;84个市辖区出现收缩,约占市辖区总量的26.42%;393个市辖县出现收缩,约占市辖县总量的51.98%。
以江苏省为例,记者梳理发现,连云港、海门、太仓等中小城市的城区人口规模都处于收缩状态。
人口在下降面积却在扩张
记者还注意到,在城区常住人口连续三年下降的同时,一些城市的建成区面积持续增长。这意味着,人少了,但城市建设的设施相对更多,一定程度造成资源错配的情况。
这类城市中,情况最突出的是,开原市(辽宁)、吉林市(吉林)、通化(楼盘)市(吉林)、大庆市(黑龙江)。
其中,吉林市、大庆市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万,属于Ⅱ型大城市,同时也是当地除省会以外的第二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建成区面积的一降一升,展示出吉林市、大庆市作为当地第二大市的“挣扎”。它们人口外流,但倾向扩张建设,问题是这样的发展趋势,在当下会造成土地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不利于城市的紧凑型发展。
除了“一降一升”,还有一些城市在近年呈现出非紧凑型发展的情况,也就是其城区常住人口并未连续下降,但其城区人口密度却连续下降。也就是说,整体这三年,城区常住人口的流入速度,比不上其城区面积扩张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