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蜗居 暴雨冲不走梦想
作者:刘鑫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更新时间:2011年07月09日 【字体:大 中 小】
编者按
近年来,城市的房价高涨,让很多城里人都喊承受不起,“蜗居”族、“胶囊”族比比皆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来城市打拼的农民朋友们居住条件又是什么样的呢?
7月3日成都市遭遇突如其来的一场大暴雨,为我们揭开了部分谜底:这场大雨,让成都市一些低洼棚户区陷入“泽国”。而据了解,城市中的这些棚户区,其居民绝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
欣喜的是,也有一些农民工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在城市找到了自己的家园,过上了安居生活;更让人期待的是,从国家到地方政府都已关注到这一问题,在改善住房条件的惠民政策指导下,一批批廉租房正在各地落地开花。
从蜗居到安居,这中间有多大差距,有多少希望?本版从今天起,推出系列报道《从蜗居到安居——城市农民工居住调查》,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刘鑫 文/图
成都市曹家巷有几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砖瓦房。因为地处市中区位置,房租又低廉,这里的居民几乎都是农民工。7月3日的大暴雨让这里一度成为泽国沟渠,给居民们带来了巨大的烦恼。7月7日,记者穿过林立的高楼,走进农民工们的住处。污痕遍布的路面、墙面,凌乱挂晒着的衣物、局促的房间等都表明这里曾是暴雨的重灾区。住在这里,对怀揣着城市梦的农民工们是什么样的感受?
王强 房租便宜还不错
“那天的大雨把我们家淹惨了。床、被套,还有衣柜里的衣服全部被水给泡了。而且我从进回来不久的新货也给水泡了,好几百元就这样打了水漂。”居住在这里的王强指着墙上被水淹没的痕迹说。
王强,资阳市雁江区丰裕镇红星村七组人。1994年就带着老婆孩子来成都打工。他先后在建筑工地、汽配厂等处打工,月工资从没超过1500元,长期靠租房过生活。落足曹家巷后,他的评价是“这里的环境不错。虽然房间很小,厕所和厨房是共用的,但离市中心不远,经常人来人往,我们可以做点小生意。旁边还有小学,娃娃上学不用担心。最关键是房租便宜,面积15平米的平房单间,只要200元。”对于目前的住房条件,王强出人意料地表示很满意。
或许常年在外漂泊生活惯了,王强对于这种密不透风、潮湿袭人的低洼房已经习以为常。随后,王强带着记者参观厨房和厕所,一股浓烈的酸臭味扑鼻而来,一旁的王强不好意思地说:“厨房只有1平米,4家人一起用,就成了现在这样。我们早就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所以大家都没什么意见。”
采访中,记者向其询问起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问题。王强表示,自己“听都没听到过”,并说:“如果能申请到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肯定好。只不过我户口不在成都,收入还不到2000元。这样的条件,能申请到吗?”
唐小荣 搭个雨棚当家
离开王强家,记者又来到另外一位名叫唐小荣的 “家”里参观。
“其实,我这儿都不叫家,因为可以占到临街的一个摊位,所以我们就自己用雨棚搭了一个‘家’出来,吃住都在里面。”唐小荣笑着告诉记者。由于唐小荣与王强情况类似,厕所和厨房都是几家人共用,所以“不讲究”的唐小荣就和老公一商量,用雨棚在自家摊位的后面搭了一个5平方米左右的“家”出来。这样就省出了房租。
唐小荣是武胜县龙女镇蓟子期村三组人。2005年一家人来到成都打工。用她自己的话说,“餐饮服务行业里的所有工作,我基本都干过。”但最后因为工资太低,每月只有七八百元,他们两口子最终放弃了给人打工,开始做起了水果小生意。每天清晨5点钟出门,蹬上小三轮前往成都市驷马桥水果批发市场抢鲜货,然后争取在上午9点左右赶回位于曹家巷的家里摆摊,一个月下来能赚1200多元。
“前两天的暴雨,把我家里的西瓜冲得满地都是。那天我至少损失了四五百元。”唐小荣说。同时,对于自己目前的居住条件,她觉得“实在没有办法。商品房我们买不起,好一点的房子租金一个月五六百,我们承担不起,也只能将就将就了。”
虽然困扰很多,但唐小荣还是更愿意留在城市发展。毕竟,这里机会更多。只是她也感叹:“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这些外地来成都打工的人,也能住进楼房,该有多好!”
后记
采访时,看着王强的儿子打着赤脚在家里、厨房和厕所里蹦来蹦去,记者心里有些发酸。但让记者感慨的是,即便住房简陋,卫生条件也很差,这里的很多住户却都表示满意。对此,记者可以理解,他们的坚守不放弃,是因为心里有希望有梦想,这就像王强所言:“留在大城市,挣钱比农村多,儿子上学条件也要好些。”
- 大邑最新二手房
- 最新需求房源
- 大邑最新出租房
- 最新求租房源
- 热门楼盘
- 最新开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