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前大邑发展文博旅游 促成都建“文化之都”
作者:颜婧 来源:四川日报 更新时间:2011年12月19日 【字体:大 中 小】
在12月17日举行的成都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上,成都提出最新目标:在2020年前,建设成为中西部最具影响力、全国一流和国际知名的“文化之都”。文博旅游等七大行业被列为先导产业,并划定特色区域。其中青羊区、都江堰市和大邑县以文博旅游为主。
如何迈向“文化之都”?《中共成都市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意见》寻找路径。
文化产业为GDP贡献8%
《意见》中,目标数据引人关注:“十二五”末,成都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700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8%,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文化产业到底如何着力?《意见》给出具体措施: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在投资核准、土地使用、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建设一批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重大创新项目;鼓励在商演和电影放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低价场次和门票切实惠民……
传媒、文博旅游、创意设计、演艺娱乐、文学与艺术品原创、动漫游戏和出版发行七大行业被列为先导产业,并划定特色区域。其中,高新区以文化科技为主、锦江区以创意设计为主、成华区以数字音乐为主、双流县以动漫为主,青羊区、都江堰市和大邑县以文博旅游为主。
“文化名家”酝酿成都特色
精雕细琢的文化作品和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是体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载体,而锐意创新、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则是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支撑。
人才的募集和培养成为重中之重。针对成都“缺乏具有战略思维、全球视野、熟悉国内外文化市场、开拓能力强又善于市场运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现状,成都将启动“名家百人计划”,通过每年一次的评选,吸引高端文化人才和文化产业领军人物,着力培养“成都文化名家”。
“文化幸福指数”标准更高
今年6月,成都市成功入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行列,以“文化为民”为宗旨,成都的“文化幸福指数”起点调高。
随着广播“村村通”、电视“户户通”、电影“人人看”和农家书屋工程等深入推进,成都还将继续着力推进城乡文化事业均衡发展,以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全面覆盖为目标,以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深刻内涵,继续完善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