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房企危机围城 在出路和退路之间彷徨犹疑
作者:未知 来源:成都报道 更新时间:2011年09月28日 【字体:大 中 小】
开发商、购房者、政府三者之间的相互观望,致使2011年成都楼市明显放缓。面对强硬的政策组合拳,房地产开发商从惊讶、抵制、硬撑到降价,表现出一系列应激反应。于商品房卖方市场而言,严峻的考验正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具象化,重重危机围城之下,诸多房地产企业在出路和退路之间彷徨犹疑。
2011年“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多名业界权威人士分析认为,市场几乎被叫停的时候还能出量,说明目前已到了一个重要的价格弹性窗口期。如今的成都楼市,已不再是开发企业单方面说了就算,降价顺势成为离弦之箭,并以此翘首期盼着市场的回暖。
八月下旬,60余家上市房企公布了半年报告,据各房企报告显示,这60余家房企今年上半年共实现营业总收入839.6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75%;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0.9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92%。虽然这60余家房企的整体业绩出现了近两成的增长,但在楼市调控政策的持续打压下,业绩下滑达到了26家,占已披露年中报告房企总数的40%。
其中,这下跌的26家房企,绝大部分为二、三线城市开发商,净利润下滑超过100%的房企也全部是中小房企。调控加码,销售乏力、融资出路受堵、资金链问题日益凸显不断制约着这类房企的发展,基于此,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下半年中小房企会更倾向于选择走低价快销路线,松绑自救。
政策的效用
伴随着“新国八条”的出炉,限购领、加息、上调准备金、一房一价等政策,几乎让所有房地产开发商都感到寒意逼人。
2011年上半年,受限购、限价、限贷等多重政策调控下的成都房地产市场,销售节奏开始放缓,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成都市主城区商品房成交总套数为62565套,总面积为4852677.36平方米,同比去年套数和面积分别微涨了1.55%和16.74%。
即便该数据有小幅度上涨,但也就在今年,成都住宅市场销售将至历史低位。据相关数据显示,4月11至17日,成都市主城区商品房供应量呈现集中供应,从整体供应来看达到高位,而成交量虽然有所回升,但是仍处于低位波动。供应上,主城区商品房新增供应面积333051.69平方米,环比增幅为343.84%;成交方面,主城区商品房成交量反弹回升,成交套数和面积环比增幅分别为45%、31%左右,各区域成交套数仍不足百套。
事实上,过去的几个月里,成都土地市场上演着“冰火两重天”、各区域销售状况冷暖不一、品牌房企与中小房企的表现差异明显等等,在某种层面上来讲,与楼市调控大幕的再度拉起不无关系。伴随着“新国八条”的出炉,限购领、加息、上调准备金、一房一价等政策,几乎让所有房地产开发商都感到寒意逼人。
自今年1月26日,国务院出台新国八条房地产调控政策,要求各地确定价格控制目标并向社会公布,二套房贷首付比例提高至60%。这一调控,在发出信息的第二天,就引起了成都购房者的焦灼,房产交易中心里挤满前来办过户手续的人,彼时过户火爆的状况,主要也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此后一月,成都市房管局联合国土局、财政局等5大部门联合发布了新国八条的成都细则,这也意味着成都版限购令的面世。成都细则表明,成都户籍居民暂停第三套住房的购买,非成都本地居民凭纳税或社保证明可够1套住房,对于无法提供证明的则暂停购房。双管齐下的成都版限购,很大程度上遏制了置业者对住宅市场的消化能力。
紧接着,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要求从5月1日起商品房销售实行一套一标,一方面控制了开发商随意涨价的几率,二来未经备案的房子不予预售许可。
而成都试水 “限地价、竞公租房面积”的双竞制,竞建面积最大的为该宗土地最后竞得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冷却了不少开发商拿地的热情,然而,不拿地也意味着无米之炊。据悉,随着2011年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计划的提出,各级地方政府都分配到了比往年更多的保障房承建任务。以成都为例,根据房管部门的公开消息,2011年成都将新建、改建、采购、租赁、配套保障性住房和改造棚户区住房达到400万平方米,这一数字,是2010年成都市房管局年初公布的73万平方米计划建设量的近6倍。
上述多方管控业已描摹出今年成都房地产市场的轮廓。即便在这些政策出台之初,一些房企及业界人士对此并无感焦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再也不愿忽视眼下严峻的实况直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