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大邑淘房网

  大邑淘房网 > 资讯中心 > 大邑时讯 > 浏览文章

探秘中国道教的起源地 道源圣地鹤鸣山

作者:未知 来源:新浪旅游 更新时间:2012年04月14日 【字体:

探秘中国道教的起源地 道源圣地鹤鸣山

道源圣地鹤鸣山

四川省大邑县鹤鸣山是汉天师道发源地。鹤鸣山以山形像鹤而得名。鹤鸣山为古剑南四大名山之一,苍松翠柏漫山遍野,山涧溪流泠然有声。山之天谷洞( 一名天师洞) 位于鹤尾冠子中峰( 今称大坪山) 悬崖之上。从大坪山麓之迎仙客起步,须翻过八九华里的奇险峻岭,方能到达洞所。

因明代罗洪行的词句“鹤鸣山穴中有鹤,鸣则仙人去”而得此名。景区内古迹、诗文处处可见,人文景观异常丰富;主要的景点有三宫庙、文昌宫、太清宫、解元亭、八卦亭等。

相传东汉时期张道陵便是在此修炼成仙,并创下了“五斗米道”,因此被人们称为张天师,“五斗米道”后来发展成为中国道教的主派-正一道教;所以鹤鸣山被后人作为道教的起源地。历代的许多著名道士曾在此修炼过,如北宋的陈希夷、明代的张三丰等,现有的道迹和诗文便是明证。游览过此山的历代文人曾为此山的宏伟秀丽而题词咏怀,与此诸多诗文相辉映的还有众多的古代建筑,以及少数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园林;令人不禁怀想过去,赞叹历史的精工技艺和人文胆略。

成都平原向西迤逦,与邛崃山脉相交接,形成崇山峻岭。明代杨升庵曾言:“大邑是蜀之望县,沃野千里,名于三蜀。仙佛同源,荟于二山。”二山即为鹤鸣山、雾中山。而鹤鸣山作为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千百年来成为各方慕道之士向往的胜地。

鹤鸣山上的最早建筑如今均已湮没难寻。明人张景贤在《修鹤鸣观醮台公署记》中记载,“观之创不可考,然隋唐之际,尝有旧址,而宋开宝、元至正年间皆敕赐重建”。明嘉靖年间是鹤鸣山道教发展史上的另一个辉煌时期,世宗5次遣使在此举行万寿大醮。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因祈祷有功,沈皇后遣大真人彭瑞衡施药物、赐经卷于鹤鸣山,以示褒奖。明末清初,随着全真道的兴起以及武当山陈清觉仙师入川整顿教务,与蜀中许多道观一样,鹤鸣山成为全真龙门派丹台碧洞宗所属并至今。

鹤鸣山在大邑县城北,山前一道小河缓缓流过。过得一座质朴的石桥,鹤鸣山雄伟宏丽的“迎仙阁”便矗立眼前了。迎仙阁传说为明代鹤鸣山道士迎接仙人张三丰所建。现为鹤鸣山道观的山门,上下三层,重檐歇山式建筑。第一层圆门内左奉青龙孟章神君,右奉白虎监兵神君,门背面供奉四值功曹。第二层中间奉道教护法神将王灵官,在第一层仰面可瞻。这些神均为道观的守护神。

立于迎仙阁下,但见燕雀翩翔,一片宁静祥和之态。抬眼远望,山中翠柏郁郁苍苍,一派空寂,偶尔露出的红瓦飞檐才告诉人们山中另有天地。

鹤鸣山传说是因为山形如覆瓮上有一块如鹤鸟鸣叫状奇石,故而得名。(历史上还曾另有称谓叫做鹄鸣山。)相传,东汉顺帝时,道教祖师张陵在此修炼,造作道书,自称天师,创立正一盟威道,又称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祖,尊为太上老君,并以老子《道德经》为主要经典。此山又曾是五斗米道的早期传教点,二十四治中的第三治鹤鸣神山太上治,因此,历来都把鹤鸣山看作是道教的发源地。

楼 盘 价格(元/平) 区 位
优品美地 3500 甲子路
润洲·华府 3260 大邑大道
邑都上城 3200 大邑大道
中铁金山 3600 大邑大道
凯蒂·凯旋城 3700 内蒙古大道
春天国际 3500 大邑大道